close

聯合報副刊的《文學相對論》每月邀請一組作家「紙上對談」。

十月份的這組,正是二魚文化的魅力雙熟男:《喫東西集》、《味無味集》作者楊子葆,與《味道福爾摩莎》、《蔬果歲時記》作者焦桐。

 

焦桐「二魚文化」公司、《飲食》雜誌創辦人,已出版著作三十餘種,編有各種文選五十餘種。生性貪吃,從前一個月比一個月胖;被誤會為美食家後,一餐比一餐肥胖。曾長期擔任文學傳播工作,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。

 

楊子葆現任文化部次長,法國工程博士,曾任國際工程顧問、新竹副市長、台灣駐法代表、外交部次長、輔仁大學客座教授等職,著作跨界觸及工程、外交、文化與飲食、品味等等,難以歸類,聊借「味無味處求吾樂」自況。

 

兩人將在十月份的五個週一分別對談人生五味,10/3 週一打頭陣的是「酸」,之後每週也請鎖定聯合報副刊D4版。


由焦桐開始,先談論彼此書中與酸相關的水果

焦桐:「《味無味集》談到番茄與愛情,說微甜和微酸才是番茄自然的味道。」

楊子葆:「《蔬果歲時記》先引日本詩人高村光太郎哀悼亡妻的〈檸檬哀歌〉,再寫:「檸檬的酸味崇高,親切,自然,生活中若沒有檸檬,就像婚姻沒有愛情。」字面上是「崇高,親切,自然」,讀到的卻是刻骨銘心,我以為這就是酸的藝術。」

焦桐談到檸檬對他飲食的不可或缺,後談柑、桔。

楊子葆以夐虹的〈淚〉回應。又說到鳳梨的鳳梨酵素,在吃它的同時也被吃。接著講葡萄酒。

焦桐說薑絲大腸裡面的醋酸令人發瘋。引用袁枚〈廚者王小余傳〉論飲食之道,說酸的益處。

楊子葆覺得自己無法自然的接受酸,不同於焦桐。認為酸是韌性很強的鋼絲,如〈明湖居聽書〉王小玉說書的描述。「酸的美與不美,都像千迴百折之鋼絲,都像愛情。」

 

原文:聯合報【文學相對論】焦桐VS.楊子葆(五之一)酸

FB:二魚文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薇依 的頭像
    薇依

    薇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