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來看看這個連結吧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余光中(1928年10月21日-)

福建泉州永春人。生於江蘇南京,故亦自命為江南人。文學家。

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、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、美國西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副教授,現任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。

著有新詩、散文、評論、翻譯等凡五十餘種,多篇作品選入臺灣、中國大陸、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、中學教科書。

行文精煉,且其精通英語及多種外文,包括德語、西班牙語等。

評論:

香港作家林沛理稱之為「語言的魔術師」、「香江第一才子」。

陶傑許之為「用中國文字意象之第一人」。

黃維樑:用紫色筆寫詩,用金色筆寫散文,用黑色筆寫評論,用紅色筆編輯文學作品,用藍色筆翻譯……

我以為,一旦具備了余光中的才能,那麼無論生在何時,長於何方,他都必然會在文學上嶄露頭角,大顯崢嶸。

夏志清在論文《余光中:懷國與鄉愁的延續》中:「余光中所嚮往的中國並不是台灣,也不是共黨統治下的大陸,而是唐詩中洋溢著『菊香與蘭香』的中國。」(夏志清,1979:388-89)

詩人向明稱讚「懂得向古人借火」的詩人:「詩經、楚辭,唐宋詩的名句,西洋典籍、舊約聖經,在他的詩中出出入入,自然輕巧,一點也不影響他詩中純正現代風韻。」

 

北島(1949年8月2日-)

原名趙振開,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。

先後獲瑞典筆會文學獎、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、古根海姆獎學金等,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。

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。

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。

評論:

德國漢學家魯道夫·瓦格納認為北島在1980年代後期出國後所寫的詩沒有長進,「基本上重複原來的意象,新的發展很少。北島沒有前進,許多中國作家也都是這樣重復自己。」

而德國另一漢學家顧彬對北島卻極為推崇,在其文章和多次訪談中對北島的人格道義,詩歌和散文都讚譽有加。

瑞典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一直對沈從文、北島、李銳、高行健非常喜歡,並且將他們的作品翻譯成為瑞典文。

 

波伏娃(1908年1月9日-1986年4月14日)

是法國作家、知識分子、存在主義哲學家、政治活動家、女權主義者、社會理論家,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。

雖然她並不認為自己是哲學家,但她在女權主義和存在主義領域都有很大影響。

著作有小說、議論文、傳記等,著名小說有《女客》(L'Invitée)、《名士風流》(Les Mandarins),哲學散文《第二性》(Le Deuxième Sexe)是現代女權主義的奠基之作。

和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是非傳統的伴侶關係。

波伏娃全名為西蒙·露茜-厄爾奈斯丁-瑪莉-波特朗·德·波伏娃,也譯作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(Simone de Beauvoir)、西蒙·波娃。

理論思想:

終其一生推廣存在主義,她提出一系列的問題,探討人類如何在無法選擇出生的世界的荒謬中找到生命的意義。儘管有聯繫,但其作品不同於薩特,她將人物描寫得更為具體細緻,偏好向自身的經歷進行一種直接且連貫的思考。

最重要的作品是《第二性》,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「聖經」。

此書為波伏娃招致抗議甚至惡意誹謗。雖然獲得支持寥寥,但卻打動了克洛德·列維-史特勞斯,後者認為從人類學角度看,波伏娃的這部作品是完全可被接受的。

 

三毛(1943年3月26日-1991年1月4日)

出生於重慶,成長於台北。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選修生,是台灣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。

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,以幽默的文筆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,其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群。

三毛於1991年住院時逝世。三毛在「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」活動中文學類排名第十,總人氣榜排名第三十五。

原名陳懋平,因幼年時不會寫「懋」(注音:ㄇㄠˋ,拼音:mào),每次寫名字時,常將「懋」跳過不寫;後乾脆改名為陳平。

陳平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叫「Echo」,是早期寫歌詞、畫作時常用的署名。三毛是後期在撒哈拉時開始用的筆名。

評論:

楊照:「三毛寫的撒哈拉和迦納利群島,是不折不扣的傳奇故事……三毛替讀者打造了一種『真實的夢幻幸福』……三毛成了台灣幸福想像的象徵。

三毛的存在不只克服了陳平的痛苦悲鬱,甚至進而克服了整個台灣的痛苦壓抑。……當她化身三毛寫文章時,始終樂觀、勇敢、機智、好客、多情,

……但放下筆後,那悲觀憂鬱的另一個自我,卻沒有能真正被排除、取消……」

桂文亞:「根據Echo早期發表的《惑》、《月河》、《異鄉之戀》……,追求幻影,創造悲劇美是屬實的。……《撒哈拉的故事》為什麼與早期作品風格懸殊如此?

……我也相信,前期的三毛,無疑也是熱愛寫作的,只是因為機遇局限與偏窄的觀念,一直表現平平,而撒哈拉沙漠如此受到熱愛,又何嘗不是眼淚中體會出來的微笑?

欣賞一篇文章,不只為喜愛其中充滿生趣的情節,而是因為產生『人世』的共鳴。眾人喜愛撒哈拉的故事,是因為它流露善良、豁達、悲天憫人的性情。

然而,眾人也許不知道,寫喜劇的人,往往深嘗悲劇。」

毛晨:「她慣以第一人稱寫作,精湛的文筆使讀者如同親身體驗她的故事。

雖然和大多數生活乏味的普通人一樣,她本人也飽嘗悲劇的生活,但卻用《撒哈拉的故事》讓讀者驚嘆貧瘠的生活所產生的愉悅和陶醉。三毛是一個成功的描繪快樂的人。」

張系國「三毛最感人的一面在於把故事中『我』提升到一種程度——代表讀者,導引讀者跟隨她進入神話,這可以說是一種獻祭或救贖的過程,透過作品使得閱讀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種滿足。」

張樂平:「看她那樂觀、倔強、好勝、豪爽、多情而又有正義感,有時又顯出幾分孩子氣,這倒真有幾分像我筆下的三毛」。

 

顧城(1956年9月24日-1993年10月8日)

生於北京,當代詩人,作家顧工之子,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【鴨綠江】詩刊一九八一年評選「最年輕的青年詩作者」,【拉薩晚報】一九八五年評選「你最喜歡的中國十大青年詩人」,顧城均榜上有名。一九八四年有獲【大拇指詩獎】這一殊榮。

顧城於文革前即開始詩歌創作,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、夢幻情緒,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。其詩《一代人》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/我卻用它尋找光明」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。

主要作品集有《 黑眼睛 》、《 英兒 》、《 靈臺獨語 》等,譯成英、法、德、西班牙、瑞典等十多種文字。

評論:

沈奇:在充滿觀念困擾和功利張望的當代中國大陸詩壇,顧城詩歌之「精神自傳」性的、如「水晶」般純粹與透明的存在,標示著別具意義的精神鑑照與美學價值— —脫身時代,返身自我,本真投入,本質行走,

......輕鬆自如地創造出了一個獨屬顧城所有的詩的世界:澄淡含遠,簡靜留蘊,暢然自得,境界無涯,富有彌散性的文本外張力,進而提升到一種真正抒寫靈魂秘語和生命密碼的藝術境地......

何言宏:「我也有我的夢,遙遠而清晰,它不僅僅是一個世界,它是高於世界的天國」,「我要用心中的純銀,鑄一把鑰匙,去開啟那天國的門,向著人類」(顧城:《學詩筆記》,《 顧城詩全編 》, 上海三聯書店 1995年版)

顧城以其孩子般的詩思和語體構造了一個詩的天國,這樣的天國,正因為其高於世界,而又面向著人類,所以在實際上,又與我們的塵世存在著緊張。 它不僅會安慰我們,也會在靈魂中撕裂著我們。

張清華:顧城文本的影響力幾乎超過了所有當代詩人,這是我們無法將他繞開的理由。

童年(童話)思維成就了他,最終也將他毀滅,他是一個「至死也沒有走出精神的童年」的詩人,拒絕成長是他一切成就​​和悲劇的原因。

從這個意義上,他也是雅斯貝斯所說的具有深淵傾向的詩人——「毀滅自己於作品之中的詩人」,因而也是一個詩與生命合一的「一次性寫作」的詩人。

他再次生動地證明,在高尚和卑下之間、在真理與謬誤之間、在善良與惡之間、在天才與瘋狂之間,只有一步之遙。

 

卞之琳(1910年12月8日-2000年12月2日)

江蘇海門人,曾用筆名季陵,祖籍江蘇溧水,詩人(「漢園三詩人」之一)、文學評論家、翻譯家。

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,曾是徐志摩的學生。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。

《斷章》是他的代表作。

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,為西語教授,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
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。

 

魯迅(1881年9月25日-1936年10月19日)

周樹人,字豫才,原名樟壽,字豫山、豫亭,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,浙江紹興人,為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,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、文化運動的支持者,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,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屈指可數的中國現代文學家、思想家。

主要成就包括雜文、短中篇小說、文學、思想和社會評論、學術著作、自然科學著作、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、散文、現代散文詩、舊體詩、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,

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,尤其在韓國、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,被譽為「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」。

評論:

正面

日本作家,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評價魯迅:「二十世紀亞洲最偉大作家。」

德國漢學家顧彬:「魯迅是(中國)20世紀無人可及也無法逾越的作家。」

木心:在我的心目中,魯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「文體家」。在歐陸,尤其在法國,「文體家」 是對文學家的最高尊稱。紀德是文體家,羅曼羅蘭就不是。

1949年山東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了一首抒情詩,題為《有的人》

胡適:「魯迅是個自由主義者,絕不會為外力所屈服,魯迅是我們的人。」

日本作家增田涉:「中國文藝界龐然的斯芬克斯」。

負面

魯迅去世時,蘇雪林寫信阻止蔡元培擔任魯迅治喪委員會成員,稱之為「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,廿四史文學傳所無之奸惡小人」,

「盤踞上海文壇時,密布爪牙,巧設網羅」,「文網之密,勝於周來之獄,誅鋤之酷,不啻瓜蔓之抄」,引發與左派作家之間的筆戰。

台灣學者鄭學稼著述的《魯迅正傳》對魯迅的性格多有微詞。唐紹華認為,魯迅「對任何現實永遠不會滿意,因而變成真正的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者。」 

錢玄同曾總括他有三點短處:多疑,輕信,遷怒。

其他

王蒙:「文壇上有一個魯迅那是非常偉大的事。如果有五十個魯迅呢?我的天!」

 

董橋(1942年-)

原名董存爵,福建泉州晉江人,印尼華僑,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,自二零零三年六月出任《壹傳媒》董事,並為香港蘋果日報社長。

曾任《今日世界》叢書部編輯、香港美國新聞處編輯、英國廣播公司節目製作、《讀者文摘》中文版總編輯、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組主任、《明報月刊》與《明報》總編輯等職。

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,在港台及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天津、杭州、成都、瀋陽出版文集十多種。曾獲第七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(散文組)。

出版書籍有:《回家的感覺真好》、《保住那一髮青山》、《倫敦的夏天等你來》、《沒有童謠的年代》、《從前》、《小風景》、《白描》等。[1]董橋學貫中西,散文備受推崇,曾任大學文學獎、全球青年華文文學獎、城市文學獎評審。

董橋的封筆之作名為《珍重》,文末尾一句「曾經牽念也是福分,此去山青水綠,珍重千萬」說得輕輕淺淺卻意味深長。對於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,董橋寫道,「今後只想補讀沒有讀完的舊書,補寫很想細寫的故事,不趕死線,只隨心興」

文評家陳子善曾撰文〈你一定要看董橋〉,推許董橋的作品,一篇《小風景:年輕蕭夏林的憤怒》的文章曾在網路上廣泛流傳。

 

海明威(1899年7月21日-1961年7月2日)

歐內斯特·米勒·海明威(Ernest Miller Hemingway),美國記者和作家,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。

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,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。

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,先後結過四次婚,是美國「迷失的一代」(Lost Generation)作家中的代表人物,作品中對人生、世界、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。

1939年至1960年間,海明威在古巴定居,並稱自己為「普通的古巴人」。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寫下了聞名於世的代表作《老人與海》。

古巴革命成功以後,海明威曾與古巴革命的領導人菲德爾·卡斯楚會面。2002年11月11日,卡斯楚更親自出席了海明威故居博物館的落成儀式。
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製勇敢勳章;1952年,他以《老人與海》一書獲得普立茲獎;1954年,《老人與海》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。

2001年,海明威的《妾似朝陽又照君》(The Sun Also Rises)與《戰地春夢》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「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」中。

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,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。

評論:

《百年孤獨》作者賈西亞·馬奎斯曾寫過一篇短文,敘述1957年春天與海明威夫妻在巴黎聖米歇爾大道相遇,並將他的失敗之作《渡河入林》列為海明威最好的一本小說,「沒有《渡河入林》,就沒有《老人與海》」。雖然馬奎斯也同意此書在愛情對白顯得平板與矯飾。

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表示海明威的小說世界「只有男人、沒有女人」,記者風格的文章「一清如水,多讀沒有餘味」。

曾為《大亨小傳》寫序的林以亮也認為,在費茲傑羅生前,海明威的地位遠高於費氏,但是海明威死後,一窩蜂的模仿,讓海明威文筆的缺點曝露無遺,相反的費茲傑羅的地位在二戰後卻如日中天。

 

卡夫卡(1883年7月3日-1924年6月3日)

法蘭茲·卡夫卡(德文:Franz Kafka),是一位德語小說家。

代表作品《變形記》、《審判》和《城堡》有著鮮明的主題並以現實生活中人的孤立孤獨異化、人心理和生理上的折磨的痛苦、親子間的衝突、人物角色恐怖的追求、奇異的轉換以及官僚機構內部的錯綜複雜為原型。

出生在布拉格(後來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)的一個中產階級、講德語的猶太家庭。

在世時,奧匈帝國隨即成立,布拉格的大多數人口都說捷克語,並且當時說捷克語的捷克人和說德語的奧地利人有著實在性的分歧。兩種族群都在加強自己國家的認同感。

卡夫卡能流利地說這兩門語言,並選擇了德語為母語。

雖然偏愛文學但也在學校學過法律並經受過律師職業的培訓,在他完成法學教育後,受聘於一家保險公司工作。

任職後的空餘時間內,卡夫卡開始寫短篇故事。他後悔對他的Brotberuf(「日常工作」,即「生計」)投入了過多的關注。

喜歡使用書信交流,他給自己家人,包括他的父親赫曼•卡夫卡(Hermann Kafka)和最小的妹妹奧蒂莉·奧特拉·卡夫卡,(Ottilie "Ottla" Kafka)和親密的女性朋友(包括他未婚妻菲利斯·鮑爾)寫過上百封的信件,

卡夫卡與他父親的關係複雜且陷入了困境,這極大的影響了卡夫卡後來的文學創作。因為歐洲當時對猶太人的壓迫排擠,身為猶太人的卡夫卡時常抱怨自己的種族,雖然對猶太人處境的低下、被動的抱怨與不滿也影響了他的作品風格。

未完成的作品,包括他的小說《審判》、《城堡》和《美國》(或譯作《失落者》)都是在卡夫卡死後出版,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他的猶太人朋友馬克斯·布洛德幫忙出版,但他不顧卡夫卡想要毀掉自己手稿的願望。

阿爾貝·加繆、加夫列爾·加西亞·馬爾克斯和讓-保羅·薩特三位大作家都受到卡夫卡作品的影響。英語中有"Kafkaesque"(即卡夫卡式的)這一詞來描述生活中像卡夫卡作品裡那樣離奇的現象。

評論:

後世的批評家,往往過分強調法蘭茲·卡夫卡作品的陰暗一面,忽視其明朗、風趣的地方,米蘭·昆德拉在《被背叛的遺囑》(Les testaments trahis)中試圖糾正這一點。

據布勞德的回憶,卡夫卡喜歡在朋友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,讀到得意的段落時會忍俊不禁,自己大笑起來。

 

納博科夫(1899年4月22日-1977年7月2日)

弗拉基米爾·弗拉基米羅維奇·納博科夫(俄文: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,英文: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)是一名俄裔美國作家,同時也是20世紀傑出的文體家、批評家、翻譯家、詩人、教授以及鱗翅目昆蟲學家。

1899年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。他在流亡時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俄語小說,包括俄語文學《天賦》,但真正使他成為享有世界級聲譽偉大作家的是他用英語完成的《洛麗塔》。他同樣也在昆蟲學、西洋棋等領域有所貢獻。

納博科夫在1955年所寫的《洛麗塔》,是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並且獲得極大榮譽的一部小說。

作者之後發表的英文小說《普寧》、《微暗的火》、《阿達》,這些作品展現了納波科夫對於咬文嚼字以及細節描寫的鐘愛。

其聲譽在晚年達到頂峰,被譽為「當代小說之王」。

 

陀思妥耶夫斯基(1821年11月11日-1881年2月9日,合儒略曆1821年10月30日—1881年1月28日)

費奧多爾·米哈伊洛維奇·陀思妥耶夫斯基(俄語: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),俄國作家,

在20歲左右開始寫作,第一本小說《窮人》在1846年出版。

重要作品有《罪與罰》(1866年)、《白痴》(1869年)以及《卡拉馬佐夫兄弟》(1880年)。

共寫了11本小說、3本中篇小說及17本短篇小說,其文學風格對20世紀的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常常描繪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卻都有著不同常人想法的角色。注重人性的發掘,以近乎殘酷的方式,不斷拷問著自己的靈魂。

在最後一部作品《卡拉馬佐夫兄弟》中,陀思妥耶夫斯基以《聖經》約翰福音12章24節的經文題詞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 

影響、評論:

影響了二十世紀很多作家,包括福克納、加繆、卡夫卡,日本知名大導演黑澤明等,但是也有人對他不屑一顧,比如納博科夫、亨利·詹姆斯和D·H·勞倫斯。他和托爾斯泰、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「三巨頭」。

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汪介之:「屠格涅夫以詩意的眼光看待生活,以詩意的筆調展現美好。托爾斯泰具有思想家的靈性,能洞悉社會的全貌。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發掘,逼視著人性的陰暗面。他沉鬱的風格,與他的經歷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。」

蘇聯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高爾基:「就表現力來說,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同他媲美。」

讓托爾斯泰嘆息他的頹廢「不能奉為後世楷模」。

哈洛卜倫(Harold Bloom)寫《西方正典》,在俄國文學中只選了托爾斯泰,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總有一股邪氣,他本人又是每賭必輸的賭徒。

 部分學者認為他是存在主義的奠基人,如美國哲學家瓦爾特·阿諾德·考夫曼就曾認為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地下室手記》是存在主義的完美序曲」。

 

錢鍾書(1910年11月21日-1998年12月19日)

中國作家、文學研究家。原名仰先,字哲良,後改名鍾書,字默存,號槐聚,曾用筆名中書君,江蘇無錫人,曉暢多種外文,包括英、法、德語,亦懂拉丁文、義大利文、西班牙文等。

錢氏於中文一面,文言文、白話文皆精。

其妻楊絳為翻譯家、作家,女兒錢瑗為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。

評論:

余光中分析當代中文時,常稱道錢西學列於中國人之第一流,兩岸三地之作家如陶傑、宋淇,行文之時,亦多交許讚之。

金鷹網評:錢鍾書的記憶能力無疑是超凡的,他精通多種語言,能背誦無數的詩詞和文獻,能將經史子集隨手拈來、頭頭是道,比起今天電視上外強中乾的學術超女超男來判若云泥。 

錢江晚報評:錢鍾書學富五車、才高八斗,被譽為是「博學鴻儒」、「文化崑崙」。 

新浪網評:錢鍾書還是個幽默大師,他健談善辯,口若懸河,舌璨蓮花,雋思妙語,常常令人捧腹。 錢氏的健談雄辯大有孟子、韓愈遺風,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幾乎無人不曉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薇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